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实验室新闻

[科学时报]中科院计算所:从第二到第一

撰稿: 摄影: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4日

科学时报 2008-11-20     作者:计红梅

      不久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英特尔的中国挑战者》。该文不仅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龙芯芯片作了详细报道,还明确指出,尽管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是后来者,但其进步速度却不容小觑。
      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任孙凝晖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此表示:“虽然计算所确实已在信息技术领域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但却仍旧未居第一,这已成为计算所人心中的‘痛’。”
      他告诉记者,在信息科技领域,有一个残酷的法则,那就是“赢者通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都会为第一名所占有,留给第二名及后来者的机会往往少得可怜。如何“从第二到第一”,这就是计算所目前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计算所举行了第二届学术大会暨中科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孙凝晖告诉记者,这些活动也是计算所谋求“从第二到第一”的战略布局中的举措之一。
      据他介绍,计算所第二届学术大会上所作的报告都已在国际权威的学术会议上发表过论文。计算所之所以要在自己的内部举办这样的会议,是为了进行“软文化”建设,营造出更加浓郁的创新氛围,同时也促进所内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
      据悉,为了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掌握信息科技领域最前沿的技术,计算所近年来成立了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网络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前瞻研究实验室等4个重点实验室。其中,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2006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对国内外开放。截至目前,该实验室已经在高性能计算、微体系结构、测试与可靠性、操作系统以及编译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开放日当天,记者看到了该研究室从电路级到系统级各个层次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部分都发表在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所在体系结构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晓维告诉记者,计算所之所以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是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与前来参观的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催生出更多的创新理念,使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除了这些举措之外,孙凝晖和李晓维均表示,人才战略也是该所非常重视的内容。2005年,中科院论证通过了计算所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获得了中科院600万元的经费支持。这个团队囊括了华云生、李凯等6位计算机领域海外最杰出的华裔学者。“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一计划的效果非常好。与世界顶尖学者的零距离接触,对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提高我们的学术层次非常有帮助。”孙凝晖说。
      此外,百星计划也是计算所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2007年,计算所启动了旨在培养年轻新星的人才扶持计划——百星计划,要在“十一五”期间遴选出100位35岁以下的优秀博士,将他们培养成青年骨干人才。韩银和是通过激烈竞争首批入选百星计划的年轻博士,他告诉记者,进入百星除了能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接受从英语表达到科研项目申请等一系列的培训。此外,计算所还为每位“百星”都配备了成长导师,让他们能够近距离获得资深前辈的贴身帮助。
      虽然对计算所目前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如数家珍,不过,孙凝晖坦承:“从第二到第一”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计算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努力,还要依赖于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8/11/20/16/21/54.htm

附件下载: